这里是景区模块栏目内容页

长寿村

详细地址:钟祥市长寿镇长寿村

GPS:112.617988,31.423645

钟祥自古长寿乡,县名长寿千年长。长寿县有长寿镇,老人长寿享安康。

图册

  • 格式工厂IMG_20210309_151144
  • 格式工厂IMG_20210309_151259
  • 格式工厂IMG_20210309_151505
  • 格式工厂IMG_20210309_151552
  • 格式工厂IMG_20210309_151707
  • 格式工厂IMG_20210309_151951

钟祥自古长寿乡,县名长寿千年长。长寿县有长寿镇,老人长寿享安康。

今年美丽乡村观摩点“长寿源”位于长寿河畔,观摩点是以“长寿源头,康养福地”为主题打造的。

寿山门。这是长寿镇的镇标,是为了纪念西汉时期的一对魏姓夫妇而设立。走下阶梯,两边的扶手皆是采用千层石,还有我们脚下用鹅卵石铺成的寿字及前方的五蝠捧寿图案(蝠谐音福,五只蝙蝠围着寿字,寓意多福多寿,十大吉祥图案之一),都和我们历史悠久的长寿文化紧密结合,寓意长长久久,福寿安康。

长寿河。据史料称:南北朝时,有两个苌寿县境,一为钟祥,二为上蔡县境,今长寿。因为上蔡县系苌寿县分立的侨置县,加之长河(枝水)、上下沙河两岸多长寿老人,春秋时还出了两位长寿名人,一为苌弘,周大夫,二为师襄,善鼓琴,二人都为孔子之师,所以时人将枝水、下沙河合二称为长寿河。

休闲廊道。廊道上铺设的是水泥仿木板,两边设计鹅卵石是因为夏天人们可以光着脚丫在上面行走,按摩穴位,强身健体方能长寿。右上方的色块设计成飘带图案,也是借此希望长寿发展越来越好。路两旁的路灯,结合文化古韵及实际风格,都是自主设计水泥仿木路灯杆,纯手工制作,非常美观。“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”脚下八卦图也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,提醒我们事物有两面性,莫因好事过于欣喜,莫因坏事过于忧心。

张家潭埠头。长寿河是长寿镇的母亲河,长寿文明因水而生、遇水而发,因水质好,早期人们在这里制作豆腐等豆制品,个个都身体硬朗,长长寿寿。这边也是我们根据历史仿制的类似豆腐的桌凳,方便人们休憩。

挡土墙。挡土墙的原材料都是各村积极捐赠的青砖、废瓦废罐等,大家团结一心,共同出力,才有了如今值得一走的“长寿源”,除了挡土挡泥,平时也可供人们休息乘凉。

构树。河边的两棵构树已有多年历史,因自然条件生长成为如此,走在这边需低头方能渡过,寓意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,做人也要懂得能屈能伸,随遇而安。这边是我们用鹅卵石铺成的喜鹊,旁边种植芦苇,棵棵相连,组成了“喜得连科”的吉祥景象,寓意学子每试必中,捷报频传。

水车。早期用于农田灌溉,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,旁边是叠水池,寓意风生水起,财源滚滚。(更充实了“长寿源”的文化内涵)

长寿镇原先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,由于工程量巨大及工期关系,我们目前只复原了护城河大东门、部分土城墙、还有仿吊桥,原先对面还有练兵场、跑马场、集市等,后期我们会扩建休闲广场,尽量还原古时摩肩接踵的长寿集市风光。皂角树的皂角刺是中药药材,可治内风湿等疾病,皂角可以洗头洗衣,具有极大的医用及生活价值。大东门旁的这颗皂角树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,由于历史及气候原因,现在仅此一棵,极其珍贵。

长寿店。据史料记载,西汉时期,一对逾百岁的长命高寿的魏姓夫妇,在此地经营茶水店,开水沏茶清香宜人,街坊邻居尤其是长寿老人们常到店里喝茶聊天,因此店里生意特别好,后发展成为驿站及商埠,为了纪念这对寿星高照的老人,特在长寿店南门城楼正中镶嵌有“寿山门”石匾,此后被称为“长寿店”。往前走这里是幸福廊道,廊道采用仿木风格,长13.14米,寓意幸福一生一世。谚语有云,“长寿店旁长寿井,长寿井水保长寿。”这边的长寿井井深18.8米,水质清澈,四季恒温,冬暖夏凉,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,一直完好地保留到了现在,以前大人小孩生病,都会来取一瓢长寿井水,方能痊愈。各位领导有兴趣的可以尝一下甘甜可口的长寿井水。

最后就是我们还原的当时魏姓夫妇的住址及神态,平台宽5.2米,结合廊道的长度,也是寓意世世恩爱。这边地上的数字进门是9,出门是6,寓意进门长长久久,出门顺顺利利。照壁是中国古建筑的特产,它的作用是屏蔽视线,一处院落,有了照壁,就有了悬念,就有了探究心理,绕过之后,豁然开朗。这里的照壁上分别是百寿图和百福图。巷道都是连通的,每一条巷道都采用不同风格,或采用砖铺、或仿木板、亦或仿木桩,是居民散步的好去处。

上一篇:刘畈村

下一篇:黄庵村

×
Slide 1
Slide 2
Slide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