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是景区模块栏目内容页

刘畈村

详细地址:钟祥市长寿镇东南1公里

GPS:112.616709,31.391276

刘畈村位于长寿镇东南1公里处,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陶瓷古村。

图册

  • 格式工厂刘畈村 (1)
  • 格式工厂刘畈村 (2)
  • 格式工厂刘畈村 (3)
  • 格式工厂刘畈村 (5)
  • 格式工厂刘畈村 (4)
  • 格式工厂刘畈村 (6)

刘畈村位于长寿镇东南1公里处,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陶瓷古村。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,7个自然湾,310户、1342人。村域面积6.3平方公里,其中水田面积4492亩,旱地面积500亩,水域面积450亩。刘畈村文化底蕴丰厚,至今仍保存有商周时期的陶家巷遗址,为荆门市文物保护单位。还有明代的团木寺,霖木寺古遗址,为钟祥市级保护单位。

2020年度美丽乡村观摩点位于刘畈村一组,也是陶家巷遗址所在地。陶家巷共有九条巷子,名曰:陶家九巷。这九条巷子彼此相通,陡陡的小路延伸到尽头,就是下一个巷子的起点。

刘畈一组的小三园围栏是以瓷器为主,辅以红叶石楠为原材料打造而成,这种搭配样式,不仅点明了刘畈陶瓷文化的主题,也贴合了以绿为篱建围栏的小三园建设要求。在净化和绿化上,刘畈村在美丽乡村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引入“积分制”考核,在原有积分制的基础上,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出台细化新的积分制细则。如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20分、“小三园”打造到位20分、污水治理到位20分、环境常态保洁到位10分、好人好事10分等。刘畈村积分制实行季度结账制,每一季度对所有农户的积分进行汇总排名,召开积分制奖励大会,对排名靠前的农户给予物资奖励,如水瓶、毛巾、洗衣液等。虽然物品不算贵重,但其带给农户的荣誉感与幸福感远远超过了物品本身的金钱价值。刘畈村利用积分制的奖励,与家庭荣辱挂钩激活了农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,大大激发了自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。这里是一处污水处理池,是四水共治工作的一部分,陶家巷一组共修建有4处污水处理池,在厕所革命的基础上,对老百姓的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
漫步村中,坛坛罐罐随处可见,我们根据史料记载,还复原了烧造陶瓷时使用的老窑址,发掘出了的笼盔墙,这里说的笼盔墙实际就是烧造陶瓷时使用的匣钵。只有在刘畈的陶家巷才可以找到用笼盔垒成的院墙。近代,在兴修水利设施时,时常会挖出许多陶器残片,大部分是红陶和夹砂红陶,还有少量灰陶等。从而证明远在两千多年前,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就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,烧制原始的陶器。无不彰显着刘畈陶家巷古老陶瓷文化的悠久历史。特别是在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陶家在此兴修陶家祠堂,起辈“锦文天开必宏发,嘉学子守自长兴”后,陶家巷不论是作为旧陶器遗址,还是作为陶姓人家开枝散叶的祖地,愈发的富饶繁荣。

“陶文化公园”。小公园有两个池塘,一大一小。大池塘边上是用32个瓷器坛子叠加而成的四层接水瀑布,通过抽取池塘水,循环流动,寓意水满则溢,警示做人做事要谦虚,不要骄傲自满的人生道理。小池塘和大池塘中间是一条铺满瓷片的小路,八个一人高的大坛子横亘中间,要想穿行而过,就得多多锻炼,保持好身材。草地上摆放的是形态各异的坛子,都是刘畈群众自发捐赠的,有的陶瓷坛子就连老百姓自己都不知道传了几代了。

近年来,刘畈村以“长寿河畔,灵秀刘畈”为主题,以乡村振兴为抓手,以稻虾养殖、优质稻种植两大产业为支撑,实行项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、文物保护修缮与新景点打造相结合、农户自主建设与统一规划建设相结合,留住了文化渊源,留住了乡村乡愁,一幅生态刘畈、富裕刘畈、人文刘畈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上一篇:廖台村

下一篇:长寿村

×
Slide 1
Slide 2
Slide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