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祥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成为连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桥梁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贯古今蕴风华在典藏中,看见跨越千年的传承品鉴传承力 匕壹初识·钟祥博物馆记录过去 启发未来钟祥博物馆简介...
钟祥博物馆
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
成为连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桥梁
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
贯 古 今 蕴 风 华
在典藏中,看见跨越千年的传承
品鉴
力 匕
壹
初识·钟祥博物馆
记录过去 启发未来
钟祥市博物馆坐落在市区东北郊,风景秀丽的莫愁湖畔,前倚莫愁湖,背靠纯德山,周围山丘起伏,水面开阔,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。整个主题建筑宛如自然山水画中的一枚印鉴,内部“日”字形主馆与“月”字形附馆,吸收中国汉字印章的骨架,从空中俯瞰,组成“明”字结构,凸显了明代帝王文化。整个主题建筑沉浸在方形景观水池之中,形成了博物馆的外园,主馆与附馆之间的室外连廊和开放空间,形成了博物馆的内园,呈“园中之园”的空间意象。素雅简约的白色主体建筑,配之以方形浅水池,一长,一高,一小,3块巨石,取“山”字意象置于“水”中,作为点睛之笔,表达了“山水之间,帝王印鉴”的主题,成为钟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贰
浅识·展厅分布与馆体设计
记录过去 启发未来
博物馆设计分布图:
钟祥博物馆馆体设计表达与自然的交融。博物馆借鉴中国传统的园林意象,方形的园墙将主次展馆围合其中,形成由多个院落组成的“园中之园”。建筑空间呈现出内外相互渗透的开放姿态,包含贯穿其中的路径空间,实现步移景异的园林空间体验,让游人与自然充分接触。通透的建筑掩映在自然中,宛如传统画卷上的一方印鉴,展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。而两馆之间以及围绕主馆的敞廊,在闭馆后成为当地市民休憩游玩的城市公共场所。建筑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明代帝王文化主展厅、钟祥市特色展区和其他相关服务用房。博物馆一层为明代帝王文化展厅,二层为楚文化展厅、长寿文化与李济展厅。
叁
相知·重要展品
记录过去 启发未来
镀金铜龙,1977年1月,钟祥城北七公里多的松林山,在距地表1.2米深的地方,出土一件镀金铜龙。龙身高16、长34厘米,重三公斤多。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亲生父母朱祐杬、蒋氏的墓地(显陵)。铜龙为云中行龙,底平,制作精美,是帝王陵墓中的书镇或案头陈设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,就像一个家族的族徽,神圣而不可侵犯。龙,象征着一种精神,是一个民族的图腾。意义非凡,可以说是个民族的统称,地域的统称,拥有经久不息的传承意识夹杂其中。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、高贵、尊荣的象征,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。
四爱图青花瓷梅瓶尺寸:高38.7、口径6.4、底径13厘米,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藏,这种瓶的造型特征是小口、丰肩、深腹,因口小只能插梅枝,故后人名为梅瓶,此瓶瓶身、肩部饰凤穿牡丹;腹部饰青花“四爱图”,即王羲之爱兰、陶渊明爱菊、周敦颐爱莲、林和靖爱梅鹤,瓶身描绘了四位中国古代高士的闲情逸致及恬静的自然环境,所绘人物形神兼备,特征鲜明,衣纹用笔潇洒自然,陪衬的景物结合主题,四组画面均可谓情景交融。
邓子盘,即“春秋邓子与叔兵盥盘”1988年秋,在钟祥市文集镇黄土坡出土。口径39.5,器高7、通高8.7厘米。盘中刻有铭文“惟正月初吉丁亥邓子与叔兵盟盘无期子子孙孙永漾”字样,系出兵洗手之盘,其盘制作精美,花纹细密,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。邓子盘在钟祥出土,对研究春秋时楚国的中早期历史极为重要,也为研究钟祥在楚国的重要地位,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钟祥博物馆
在典藏中,看见跨越千年的传承
品鉴
地理位置:湖北省钟祥市郢中街办元佑路7号
开放时间:周二-周日 9:00-17:00
交通攻略:乘1、2路公交车至游泳馆或利涉桥
转载于《荆门城市印象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