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济(1896~1979),湖北钟祥人,为中国考古学之父。李济家族在钟祥是个豪门望族,从政从文从商均有。先祖李应科是清初从江西迁移到湖北钟祥清平里的移民,因为乐善好施,善于做好事,乡里称为长者。其祖叔...
李济(1896~1979),钟祥县城人,为中国考古学之父。李济家族在钟祥是个豪门望族,从政从文从商均有。先祖李应科是清初从江西迁移到湖北钟祥清平里的移民,因为乐善好施,善于做好事,乡里称为长者。其祖叔父李峦诗画名扬海内,曾受清嘉庆皇帝的赏识,世称秋池老人。
其父李权,清末贡生,金石学家,1937年(民国26年)总纂《钟祥县志》《钟祥艺文考》《钟祥金石考》等,颇有声誉。现钟祥图书馆还保存有李权的手稿《郢客年谱》,是研究李济家族史非常珍贵的资料。
李济自幼勤奋好学。1911年(15岁)考入清华学堂。1918年(22岁)毕业,赴美国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,获心理学文学学士学位。1920(24岁)年夏,获社会学文学硕士学位。继而赴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。1922年(26岁),李济哈佛大学毕业,返回祖国,受聘于天津南开大学,任人类学、社会学教授。从1925年(29岁),被清华受聘任人类学讲师。当时与该院王国维、梁启超、赵元任等著名学者为“四大导师”。1926年(30岁),由体质人类学转向考古学。带领考古组发掘了西夏县西阴村遗址,开辟了中国人自己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道路。
1928年(32岁),主持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工作,前后进行了15次发掘,从遗址中获得大量甲骨文字、重要器物,由此弄清了小屯文化、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具体层位关系,解决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一个关健问题,使殷代的历史从传说变为史实。是考古学界的重大事件。
李济学成名就,经常赴英国、欧洲等国讲学,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。李济是中国学者中被授予这个称号的第一人。
1948年,时年52岁,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。年底,考古组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。此后,李济移居台湾,始终如一地进行考古研究工作。1949年8月1日,他创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。先后赴北美、南美、澳洲、欧洲、菲律宾、日本、香港等地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。1979年8月1日,心脏病猝发,在台北逝世,享年83岁。
我们新博物馆设计有李济先生的陈列专馆。记录他一生的活动,比如,与傅斯年、梁思成、徐志摩、鲁迅、胡适等一些著名人物都书信往来等等。
李济(1896~1979),湖北钟祥人,为中国考古学之父。李济家族在钟祥是个豪门望族,从政从文从商均有。先祖李应科是清初从江西迁移到湖北钟祥清平里的移民,因为乐善好施,善于做好事,乡里称为长者。其祖叔父李峦诗画名扬海内,曾受清嘉庆皇帝的赏识,世称秋池老人。
其父李权,清末贡生,金石学家,1937年(民国26年)总纂《钟祥县志》《钟祥艺文考》《钟祥金石考》等,颇有声誉。现钟祥图书馆还保存有李权的手稿《郢客年谱》,是研究李济家族史非常珍贵的资料。
李济自幼勤奋好学。1911年(15岁)考入清华学堂。1918年(22岁)毕业,赴美国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,获心理学文学学士学位。1920(24岁)年夏,获社会学文学硕士学位。继而赴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。1922年(26岁),李济哈佛大学毕业,返回祖国,受聘于天津南开大学,任人类学、社会学教授。从1925年(29岁),被清华受聘任人类学讲师。当时与该院王国维、梁启超、赵元任等著名学者为“四大导师”。1926年(30岁),由体质人类学转向考古学。带领考古组发掘了西夏县西阴村遗址,开辟了中国人自己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道路。
1928年(32岁),主持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工作,前后进行了15次发掘,从遗址中获得大量甲骨文字、重要器物,由此弄清了小屯文化、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具体层位关系,解决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一个关健问题,使殷代的历史从传说变为史实。是考古学界的重大事件。
李济学成名就,经常赴英国、欧洲等国讲学,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。李济是中国学者中被授予这个称号的第一人。
1948年,时年52岁,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。年底,考古组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。此后,李济移居台湾,始终如一地进行考古研究工作。1949年8月1日,他创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。先后赴北美、南美、澳洲、欧洲、菲律宾、日本、香港等地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。1979年8月1日,心脏病猝发,在台北逝世,享年83岁。
我们新博物馆设计有李济先生的陈列专馆。记录他一生的活动,比如,与傅斯年、梁思成、徐志摩、鲁迅、胡适等一些著名人物都书信往来等等。
上一篇:传奇皇帝朱厚熜
下一篇:梁庄王朱瞻垍及其墓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