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

海马舞

海马舞是我市土生土长的古老的传统舞蹈之一,由古代的竹马灯演变而来,早在唐代就曾有过竹马灯的记载,在我市形成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。目前海马舞主要分布于我市的东桥、客店、张集、南湖、郢中、双河、石牌等地。海...

海马舞是我市土生土长的古老的传统舞蹈之一,由古代的竹马灯演变而来,早在唐代就曾有过竹马灯的记载,在我市形成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。目前海马舞主要分布于我市的东桥、客店、张集、南湖、郢中、双河、石牌等地。

海马,是我市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。相传三国时蜀国大将赵子龙的座骑是一匹神马,身上长着四只眼睛,全身长满鳞片,洁白如云,有逢山过山,逢水过水的本领,只有智勇双全的忠臣良将才能拥有这样一匹神马。后人为赞颂忠臣良将,据此,创编了海马舞。海马舞的主题内容是反映三国时期的战斗故事,通过任务和各种队形的变化来再现当年的战争场面。在表演中融唱、跳、跪、打为一体的,在唱词内容中演唱的是三国历史故事,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是钟祥市民间舞蹈中的姣姣者,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。

海马舞的重要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:1、艺术价值。海马舞集舞蹈、音乐为一体,对研究当地的音乐、舞蹈具有一定的影响,有显著的艺术价值。2、历史价值。海马舞故事情节起源于三国,完整再现三国的战斗场面,对研究战国历史具有积极影响。 3、社会价值:海马舞是劳动人民在农忙闲暇之余、喜庆丰收、节日庆典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,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、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、研究当地的区域文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。

2008年12月,“海马舞”入选荆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保护单位:东桥镇文化站

上一篇:汉江船工号子

下一篇:高跷拉犟驴

×
Slide 1
Slide 2
Slide 3